• 春光美如斯,读书正当时——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举行第八周升旗仪式
  • 发布人: 发布日期:2020-03-30

开学延期爱国不延期,宅在家里宅不住爱国心。3月30日上午,奎文区圣卓实验学校举行第八周升旗仪式,师生们继续采取面向国旗听唱国歌的形式居家进行特别的“升旗仪式”,表达圣卓师生对祖国的敬意和祝福。本次升旗仪式我校初二·十五班的李舒琪同学作《春光美如斯,读书正当时》的国旗下演讲。

640.webp_副本.jpg

640.webp (1)_副本.jpg

第八周升旗仪式

附国旗下讲话内容:

春光美如斯,读书正当时

尊敬的各位老师、同学们:

大家上午好!我是来自初二·十五班的李舒琪,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主题是《春光美如斯,读书正当时》。

人间四月,草长莺飞,花香满溢。我们迎来了多彩烂漫的春天。倾听鸟语花香,拿起一本书,独处一隅,细细品味,也别有一番趣味。

不知在同学们的眼中,“书”代表着什么?也许你会说,书就是伴随了我们多年的课本;书就是茶余饭后消遣时光的读物。的确,“书”的概念广泛而深远,它既可以是意味悠远的诗词歌赋,也可以是具有自然奥秘的数字符号。它就像一座智慧的殿堂,一片思想的沃野,包罗万象,藏真蕴奇。

当我们捧起世界文豪高尔基的《童年》时,我们会感动于阿廖莎在苦难岁月里的执着,坚信“黎明的曙光总会到来”;当我们翻开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,我们会感谢保尔·柯察金,让我们领悟出生命的意义;当我们打开《鲁滨逊漂流记》,我们会佩服鲁宾逊荒岛求生的本领,学会面对厄运的挑战;当我们阅读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,我们会敬佩孙少平不随波逐流、不甘平庸的人生追求,让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得到精神的洗礼……

著名学者巴丹曾说:“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,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;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,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。”

西汉时期,司马迁历尽人生沧桑,身处逆境,是阅读,使他读懂了历史的兴衰,读懂了文人墨客的不懈追求,创造了不朽之作《史记》;三国时代,诸葛亮羽扇纶巾,上知天文,下晓地理,运筹帷幄,决胜千里,这力量就来自于知识;一代伟人毛泽东,博览群书,海纳百川,领导全国人民改变了中国的命运,用知识谱写出了光辉的篇章!

是阅读,让爱迪生从贫民窟走入了曼哈顿!

是阅读,让轮椅上的霍金成为了全世界的骄傲!

是阅读,让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的莫言靠着《中国通史简编》这套书,度过了文革岁月,接着又背着这套书走出了高密,后来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书籍,创作了《红高粱》、《檀香刑》等文学作品,成为了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!

所以说,“阅读改变人生”这是一条真理。它让我们开阔眼界,打开心灵,引领我们探索自然与宇宙的奥秘,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理念与方式。因此,我们可以广泛地阅读一本本好书。

阅读,能提升我们的气质修养。通过阅读,可以赶走人们身上的愚昧和粗野,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信心,修养了气质,深化了内涵,优雅了谈吐,正所谓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。与学识渊博的人交流,似有“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的感觉,会令人如沐春风。

阅读,能强化我们的民族气质。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,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像今天民众那样,对读书有着强烈的渴望,我们在书本中寻找知识,在书本中体味生命,在书本中思考人生。当《中国诗词大会》、《经典咏流传》、《朗读者》盛行在这个时代,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被一代代传承。骨子里深刻印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儿。

作为每一个新时代的圣卓学子,更应当树立读书意识,提高学习质量、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内在涵养。以书为友,与卓越同行;与经典对话,与圣贤为伍。困惑之际从书中寻找答案,烦躁之时通过书籍平静下来;晚睡前捧起一本书,领略到历史的云烟,人间的冷暖,世事的变迁,生活的妙美。 

习总书记告诫年轻人要少熬夜,多运动,多读书。青春如我,不负韶华。少些空谈,多些实干;放下手机,拿起书本;少点浮躁的虚度、多些雅致的追求。让我们在阅读中增长智慧、学会改变;在阅读中学会感恩、学会宽容;让我们读经典的书,做有根的人;读一生的书,做追梦的人。

我的演讲完毕,谢谢大家!